镐京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深耕思政课堂 统筹推进教学—— 思政德育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召开第五次教学工作研讨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11-20    访问量:

为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序统筹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节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025年11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于教学楼411德育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五次教学工作研讨备课会。全体课程组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延安实践活动部署及核心教学内容备课等关键工作,展开精准部署与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针对即将开展的延安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会议敲定全流程实施方案。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教学目标有效落地,本次实践将以车辆为单位进行分组管理,明确住宿管理要求与安全注意事项,强化学生外出管控,规范学生签到流程。同时统筹安排行程衔接、物资供应等保障工作。课程组教学团队同步留存相关影像素材,为一流课程积累支撑材料,助力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

随后,围绕课程教学进度与核心内容设计,全体教师展开热烈研讨。结合当前教学实际,针对第三章节“中国精神”核心教学内容,刘妍老师分享了多元创新教学思路:以《黑神话:悟空》文物相关情节导入,结合《逃出大英博物馆》短片引发学生文化共鸣;亦可以筷子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不同朝代筷子的演变,诠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传承性。教学中需清晰区分中国精神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国货品牌案例诠释民族性,以华为鸿蒙系统研发等案例体现时代性;从思想、科技、文艺、工程四大领域对比古今发展,深入解读梦想、团结、奋斗、创造四大核心内涵。

在爱国主义教学板块,教师们一致认为可通过南开大学经典提问、国旗升旗仪式等场景导入,结合历史事件、时政热点及校园案例,讲解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涵盖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传统文化传承、国家安全等重要内容。同时,针对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教学,需明确区分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结合本次延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地研学中深化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此次备课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教学工作与实践教学的核心方向,凝聚了课程组的教学共识。下一步,课程组将严格按照会议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精细化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以创新化设计增强思政课堂感染力,助力学生在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

思政德育教研室

202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