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结构
学院新闻
课程介绍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外聘教授
专任教师
教学科研
党建工作
党组织介绍
返回主站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结构
学院新闻
课程介绍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外聘教授
专任教师
教学科研
党建工作
党组织介绍
返回主站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结构
学院新闻
课程介绍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外聘教授
专任教师
教学科研
党建工作
党组织介绍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助力青年教师深耕课堂教学
发布日期:2025-10-16
访问量:
助力青年教师深耕课堂教学
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课程教学设计与授课能力,切实筑牢思政课教学根基,学院依托成熟的“传帮带”培养机制,为青年教师精准匹配骨干导师开展专项指导。2025年10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尹伶伊副教授以导师身份,在学院411思政德语教研室,针对青年教师刘苗即将讲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内容,开展备课与授课全流程专项帮扶,以专业指导为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赋能提速”。
作为深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尹伶伊副教授紧扣镐京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定位,结合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特点,从教学内容解构、案例选取适配、课堂互动设计三大维度展开细致指导。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尹伶伊老师指出,第二章理论性较强,需重点突破“理想信念抽象概念具象化”难点,建议刘苗老师结合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特点,选取贴合专业场景的教学案例——如为理工科学生引入“科技工作者扎根科研一线、以理想信念支撑技术突破”的典型事例,为文科学生分享“基层服务者践行理想、在岗位中实现价值”的真实故事,让抽象的理想信念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知、能共鸣的现实场景,避免教学内容“空泛化”。
在课堂节奏与互动设计环节,尹伶伊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刘苗老师梳理 “导入—讲解—互动—总结”的四步课堂节奏把控法。针对第二章教学,她建议以 “身边人讲身边理想故事”的短视频作为课堂导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核心知识点讲解后,设计“理想信念与专业发展”主题小组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发言积极性、观点表达深度,判断其对内容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讨论时长与引导方向,避免“赶进度式”教学;同时提醒刘苗老师提前通过课前问卷了解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误区与兴趣点,在互动环节针对性回应学生疑问,让课堂互动“有温度、有深度”。
考虑到刘苗老师在科研与教学融合方面的成长需求,尹伶伊老师还结合第二章教学内容,为其提供科研方向指引。她建议刘苗老师从第二章备课过程中提炼小切口、结合实际的科研选题,通过收集课堂互动案例、学生反馈数据,将教学实践转化为教研素材;同时鼓励她以第二章教学为基础,打磨教学片段从而积极参与学院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教提升授课能力,并围绕选题撰写教研论文,为后续职称晋升与专业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尹老师的指导既聚焦第二章教学细节,又兼顾长远成长规划,从案例选取到互动设计,每一个建议都特别贴合教学实际,让我对第二章的备课和授课有了清晰方向。”青年教师刘苗在指导结束后表示,将按照尹老师的建议,进一步优化第二章教学方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情调整案例与互动设计,主动参与学院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教学技能,努力将第二章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此次专项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常态化实践。学院始终坚守 “教学科研双轮驱动”的培养理念,通过“一对一”导师带教、课程专项帮扶等举措,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补齐教学短板、明晰成长路径。这不仅为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核心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活力,更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德育教研室
2025年10月16日
上一篇:
校领导讲授专题思政课 引领青年学子砥砺奋进“十五五”
下一篇:
思政德育教研室召开2025-2026-1《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教学工作研讨备课会
咨询电话
招生电话
029-38191751
029-38191750
在线咨询
党建思政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