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文化自信培育的时代号召,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25年9月20日,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沣西新城吾悦广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古韵新潮,非遗市集”教学实践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展示 + 互动体验 + 文化传播”的创新模式,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场景深度交融,成功吸引了周边市民以及高校师生近千人踊跃参与,宛如一场汇聚文化底蕴与青春活力的非遗盛宴,在城市的繁华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活动当日,沣西吾悦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现场精心设置了多个非遗文化体验摊位,扎染的蓝白交织、漆扇的典雅精致、中医义诊的仁心仁术、书法的翰墨飘香、拓印与瓦片拓印的古韵悠长、香囊的芬芳馥郁、押花的灵动雅致、花草茶的清新自然……每一个摊位都像是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世界的大门,吸引着众多市民纷纷驻足,沉浸其中,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婕亲临活动现场,她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市民们讲解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历史起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在她的讲解下,那些古老的非遗技艺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得鲜活而亲切。

在扎染摊位前,苏婕院长从古代“绞缬”技艺说起,讲述了扎染在唐宋时期的盛行,以及图案中蕴含的吉祥寓意,市民们亲手体验了这一古老的手工染色技艺,感受了扎染作品的独特魅力;在漆扇摊位,她介绍了中国漆器工艺的悠久历史,以及漆扇作为文人雅士身份象征的文化意义;在中医义诊区,她强调了“治未病”的理念,分享了中医养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智慧,参与者排队咨询,体验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书法体验区,她则从“仓颉造字”的传说讲起,阐述了汉字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独特魅力,我校书法社社团成员挥毫泼墨,为市民们书写了一幅幅寓意吉祥的书法作品;而在拓印和瓦片拓印摊位,她则讲述了古代金石传拓技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瓦当纹样背后的历史故事。


苏婕院长还亲自示范了香囊的制作过程,介绍了香囊在古代不仅是装饰品,更承载着辟邪祈福的美好愿望;在押花和 花草茶摊位,她则分享了古人“以花入茶、以茶会友”的生活美学,以及花草茶背后的养生理念。


此次“古韵新潮,非遗市集”活动,不仅为沣西吾悦广场五周年店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搭建了一个非遗文化展示与交流的优质平台。苏婕院长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重要责任和使命。此次带领团队参与非遗市集,就是希望通过“零距离”的讲解与体验,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让思政课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她强调,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需要融入现代生活的“活态文化”。学院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活力,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大思政课”为引领,积极推动思政教育进社区、进广场、进学校,让思政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感受到实践育人的独特魅力。同时,学院也将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服务中传承文化,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