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思政德育教研室召开2025-2026-1《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教学工作研讨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09-05    访问量:

2025年9月3日下午3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教学楼411思政德育教研室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由课程负责人刘妍老师主持,尹伶伊、刘苗、张友、龙云霄、姚媛五位老师参与。本次会议主要研讨内容如下:

刘妍老师首先强调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她指出,本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载体,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二十大”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特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绪论教学内容设计:激发兴趣,把握课程定位。绪论作为课程的开篇,承担着“引航”作用。与会教师重点研讨了如何通过绪论教学让学生理解“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问题。尹伶伊老师提到以“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背景,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是青年担当使命的基础。导入环节可以播放短视频《这十年·青年说》,展示不同领域青年的奋斗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初步思考。

接着,刘妍老师介绍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安排,讲述了课堂讨论的考核办法。确定了第一次课堂讨论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第一章的三个思考题作为第一次课堂讨论的内容。“思考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解。”“如何理解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思考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的认识。”

随后,几位老师研讨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及时共享教学资源,推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建设,确保教研室集体备课取得有效成果。第二,注重最新案例的课堂援引。灵活运用历史经典案例,通过时事热点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其中意义。第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吸取有授课经历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听课、听好课,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

最后,课程负责人刘妍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她提到此次集体备课达成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良好成效,各位老师都主动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并将其切实融入到各自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她认为,集体备课的常态化开展,对于每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参与会议的老师们也一致表示,未来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设计紧跟时代步伐,力求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并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德育教研室

2025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