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凝聚教学共识,提升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08-28    访问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导论章节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感染力,2025年8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课程小组在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原理》导论章节专题备课会。本次备课会以“夯实导论教学基础,筑牢学生理论认知起点”为核心议题,围绕导论章节的教学设计、内容深化、方法创新三大维度展开深入研讨,旨在通过集体智慧破解教学难题,统一教学标准,确保课程开篇即能引导学生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

会议伊始,魏晓晓老师结合学校对于新学期上好“第一堂课”授课要求和规范,强调各位老师一定要把握好第一堂课的上课节奏、课堂要求和教学内容,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魏老师指出,导论作为学生接触《原理》课程的“第一扇窗”,需重点解决三大核心问题:一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何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二是引导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厘清课程的理论框架、核心范畴与逻辑主线;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随后,在内容研讨环节,参会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与学生思想实际,对导论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细化拆解。师肖肖老师表示在理论溯源部分:明确需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三个层面展开。建议引入《千年伟人马克思》视频片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节选音频、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时间轴等可视化资源,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内容,降低学生理解门槛。在核心要义部分:强调需聚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两大本质特征,通过对比西方哲学流派、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何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何是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

此外,教师们还就教学资源共享、课后作业设计、学情反馈机制等问题达成一致,决定建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库,收录导论及各章节的教案、课件、案例素材,为后续教学提供支撑。

本次备课会的召开,凝聚了《马原》课程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明确了导论的教学方向与具体路径,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要在导论的基础上凝练精华,有所输出,一要将研讨成果融入教学设计,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方案;二要注重教学反思,在首轮导论教学后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三要加强交流协作,持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马原》课程既能“讲清楚”理论,又能“讲透彻”道理,更能“讲生动”故事,真正引导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用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