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8月25日下午组织了学院领导对教师2025-2026-1学期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本次检查主要通过论无忧教案系统,查阅了教师的教学进度表、教案等内容。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组成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苏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魏晓晓
德育教研室主任 柏银
二、自查组织情况
本次备课检查由教研室主任牵头,成立了以学院领导为主要成员的检查小组。检查前,明确了检查标准和重点,强调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进度表的合理性、教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等进行细致检查。检查过程中,小组成员认真查阅论无忧教案系统中的相关资料,做好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汇总。
三、检查结果
教学进度表方面:多数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安排符合课程要求,课时分配合理,能够按照学期教学目标有序推进教学。例如,任芳、师肖肖、刘妍等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对各章节教学时间规划清晰,且预留了一定的复习和答疑时间,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教案方面:整体情况良好,大部分教师教案内容完整,格式规范,能够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关键要素。部分教师的教案能够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如谢茜老师在教案中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解读,尹伶伊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事件设计了案例分析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四、存在问题
教学进度表:个别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存在与教学大纲不符的情况,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进度表中,部分章节课时分配过多,可能影响后续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有少数教师的教学进度表过于简略,未详细标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内容,对教学的指导性不强。
教案方面:部分教案的教学目标表述不够精准,缺乏可衡量性,难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个别老师教案中,教学目标只是简单罗列了知识点,未明确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程度。同时,一些教案的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未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另外,个别教案的虽然写了众多方法,但在应用时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缺乏对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部分教师撰写了教学反思,但只是简单总结了教学内容,未对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难以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撰写了在上课后完善教学反思等字样,希望在上完课后能够将教案按照要求进行完善。在思政教育融入点方面,由于本单位课程均属思政课,因此大部分在教师撰写时罗列数目较多,没有典型性。
五、整改措施:
针对教学进度表问题,要求存在问题的教师重新梳理教学大纲,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进度表,确保教学进度与大纲要求一致。教研室将安排专人对调整后的教学进度表进行复查,对仍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完善教学进度安排。同时,强调教学进度表应详细标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内容,提高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针对教案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案撰写专题培训,重点讲解教学目标的精准表述、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方法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等内容,提高教师的教案撰写水平。要求教师结合培训内容,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突出教学重难点,丰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反思。教研室将定期开展教案交流活动,分享优秀教案案例,供教师学习借鉴,促进整体教案质量的提升。思政教育融入点较多的问题,需把握三个核心,1.不唯数量,唯效果,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有用才留”;2.不唯形式,唯自然:避免“贴标签”,让思政元素与载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不唯教师,唯学生:以学生的“接受度、获得感”为最终衡量标准,避免“自说自话”。


通过本次备课检查,我们全面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备课情况,既看到了优点,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学院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