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推动校地合作实践育人,2025年4月19日(周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艺兴乡愿”创新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郑佳梅的带领下,前往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蔡家坡村开展实地调研。团队通过走访村史馆、乡村书屋、精品民宿等特色空间,重点围绕艺术介入乡村文旅发展展开深度调研,为后续实践项目积累鲜活素材。调研首站来到蔡家坡村史馆,团队成员通过图文展陈、老物件陈列和数字化影像,系统了解村庄从传统农耕聚落到"关中忙罢艺术节"文化地标的转型历程学生们纷纷感叹:

“麦田剧场、大地雕塑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乡土气息,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艺术共创者。”
在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由旧建筑改造而成的多功能艺术空间令师生耳目一新。裸露的夯土墙与钢结构框架形成对话,竹编艺术装置巧妙划分功能区,这种新旧交融的设计语言,为乡村存量空间改造提供了可复用的美学范式。

调研重点聚焦蔡家坡精品民宿集群,团队与民宿运营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民宿设计时将废弃农宅改造成客房,刻意保留木梁结构和土灶痕迹,再通过现代家具和艺术藏品形成反差美学。学生们通过与民宿负责人的交谈得知:目前旺季超80%入住率,70%游客因艺术体验慕名而来的详实回答。师生还观察到,民宿庭院中穿插展示着村民制作的麦秆画、布艺雕塑,印证了“艺术资源在地转化”的运营逻辑。


此次调研活动得到鄠邑区文旅局、石井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团队下一步将梳理民宿运营案例,围绕“艺术主题民宿标准化服务流程”“乡土美学IP孵化”等方向形成实践方案,并与蔡家坡村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助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从理论走向落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