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3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楼222组织召开了“一流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学校近期发布的教学微课大赛、教案大赛及示范课程申报等重点工作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以赛促建、以评促改,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金课”。学院苏婕院长、各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都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婕院长主持。苏婕院长首先强调了“一流课程”建设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重要意义,指出要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微课大赛、教案大赛和示范课程申报的契机,对标“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推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优化升级。她提出,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课教学成果。
随后,苏婕院长结合学校近期发布的教学微课大赛、教案大赛及示范课程申报通知,对学院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她指出,微课大赛要突出“短、精、活”的特点,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教案大赛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强化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示范课程申报则需聚焦“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突出课程思政特色和教学创新亮点。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魏晓晓老师结合自己参与“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一流课程”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建议将微课、教案设计融入日常教学积累中。刘雅朦老师则从信息化教学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利用智慧教学工具提升课堂互动性的实践案例。任芳老师表示,将以教学微课大赛为契机,打磨教学技能,争取在比赛中展现马院教师的风采。

在分享过程中,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一致认为,这些教学项目不仅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还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会议最后,苏婕老师总结发言。她强调,“一流课程”建设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学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竞赛和申报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流课程”建设明确了方向,也为教师参与教学微课大赛、教案大赛和示范课程申报提供了思路。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思政“金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