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红船旁悟真理 浙乡里探思政
发布日期:2025-10-28    访问量:

近日,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嘉兴大学)主办的“诗画浙里”专题研修班成功举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晓晓老师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一同,于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赴浙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研修。

本次研修创新采用“理论授课+实地调研+案例研讨+情境体验”的多元模式,旨在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化对“千万工程”与“八八战略”的理解。魏晓晓老师所在小组聚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题,先后走访调研了海盐雪水港村、义乌分水塘村、李祖村、桐乡市现代化农业创新服务中心等代表性教学点。

在雪水港村,光伏连廊、绿色民宿等低碳实践生动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在分水塘村,《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地的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李祖村从昔日“水牛角村”到国际创客聚集地的华丽蜕变,彰显了“千万工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显著成效;桐乡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的“数字孪生”技术,则让学员们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有了直观认识。

研修期间,魏晓晓老师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方法的迁移与创新研讨,将调研所见所感转化为教学素材。她表示:“这次研修让我们获得了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比如分水塘村的‘信仰之源’与李祖村的‘创客之魂’,雪水港村的绿色蝶变,都是《概论》课中阐释文化自信、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的绝佳案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修班创新开设的“水上党课”让全体学员在南湖红船上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置身党的梦想起航地,聆听建党历史,魏老师感慨道:“当在分水塘村体悟的‘真理之甘’与南湖红船上的‘开天辟地’相交汇,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我们对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以此次研修活动为契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把“行走的收获”转化为课堂的养分,在课堂教学中让案例更加鲜活生动、入脑入心,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注入新活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