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聚焦时代主题 深化育人实效-“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
发布日期:2025-05-08    访问量:

聚焦时代主题 深化育人实效-《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会”,由参加陕西省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的教师代表刘雅朦老师主讲,向全体任课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部署本学期课程重点任务。

一、明确课程定位,强化育人使命

刘雅朦老师首先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核心渠道。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课程要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会议强调,全体教师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实效

刘雅朦老师结合省级思政大练兵获奖示范案例,展示了多样化教学方法:

“专题式+问题链”教学:围绕热点议题(如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情景模拟+互动研讨”:通过模拟外交谈判、政策辩论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

“数字赋能”教学:利用学习强国、慕课等平台拓展教学资源,结合短视频、数据可视化工具提升教学吸引力。

与会教师就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学生接受度、如何结合地域特色(如陕西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开展教学进行了热烈讨论。

三、把握教学重点,突出时代主题

专题报告会中,刘雅朦老师将本学期课程应聚焦内容和各位老师探讨和讨论:

国内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国际专题:分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大国关系新动向,讲清中国外交政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陕西实践:结合“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本土案例,增强学生乡土认同。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全体教师要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加强集体教研、资源共享,严格把好教学内容政治关、质量关。下一步,学院将组织教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竞赛和优秀案例评选,推动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此次专题报告会为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教师们纷纷表示,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鲜活的内容、更生动的形式,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