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于第二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要我学’到‘我要学’:如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认同感?”为主题的期中学生座谈会。苏婕老师、魏晓晓与各学院学生代表十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思政课教学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伊始,苏婕院长点明此次座谈会旨在深入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共同探讨提升课程吸引力与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随后,学生依次进行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表示,部分思政课理论性过强,内容略显枯燥,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学生提出,希望课程能多结合当下热点事件和生活实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生动易懂;还有学生建议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大家的参与度。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老师们认真聆听并逐一作出回应。她表示,今后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引入更多鲜活案例,让思政课“活”起来;同时,也会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丰富课堂形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魏老师还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与老师和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的启迪。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与认同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苏婕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院会高度重视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吸引力的思政课堂,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此次座谈会为学院与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通过深入交流,学院更加明确了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认同感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4月18日